初秋时节,长白大地绿意盎然。长白之“绿”,“绿”在创新、“绿”在有机、“绿”在高效,“一谷一城”建设已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进“一谷一城”建设,不但要有绿色种植的现代农业思维,更要有敢于创新的生态农业带头人。长白县钰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鹏就是其中之一。张金鹏从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并没有如家人和朋友所期待的那样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长白县,带着从吉林农业大学院士团队研发出的优质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当起了返乡创业的“现代农民”。
走进张金鹏的玉木耳种植大棚,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玉木耳长势喜人,工人忙碌地采摘今年的第一茬玉木耳。三茬采收后,每个大棚可以产出近2万斤的鲜品。张金鹏向记者介绍,他的玉木耳主要以外销为主,而且供不应求。长白山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玉木耳优质的生长环境,绿色有机、肉质细腻的玉木耳引起了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注意,目前,双方已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接下来,张金鹏准备依托“一谷一城”,建立玉木耳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将监管延伸到消费端,真正打造令消费者放心的绿色有机品牌。
食要“绿”,药有“质”,让食药在“质”中保“绿”,是长白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一直遵循的原则。在马鹿沟镇梨树沟村的300余亩仿野生林下松杉灵芝种植基地,青翠山野间,一段段松杉木随机摆放在树林里,模拟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一棵棵体形硕大、饱满圆厚、形体完美的灵芝镶嵌其上,惹人喜爱。杉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学军走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致富路。松杉灵芝是生长于针叶树上的灵芝的一种,属上品,更以长白山林区产者为佳。他的基地今年刚收芝,就被外省市的顾客订购一空。照这个行情来看,五年之内,张学军不仅能收回1000万元的投资成本,还能够获得400万元的利润。
打造“一谷一城”,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农业转型的长期计划,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八道沟镇葫芦套村种植的55亩旱半夏当年种植、当年收益。村党支部书记金国虎介绍说,旱半夏是常用中药材,春天种植,秋天收果。根据调查,在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半夏干品很少,而且需求超过了供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开展示范性种植,预计每亩地可收入6万元左右。
极目长白沃野,“一谷一城”带动的“绿色农业革命”正当势头。长白县一手抓政策制定,统筹谋划绿色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一手抓产业布局的优化,建设8个千亩以上特色产业化园区,打造5个休闲农业采摘园区,22个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实施农药化肥施用量“双减半”行动。截至目前,全县落实种植业调整面积20.85万亩,落实休耕1.36万亩、退耕还林1831亩,“一谷一城”建设让田野还绿生金,也让万千农民欢笑。
- 01-06· 特色种植铺富路
- 12-09·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 11-22· 农业景气总体平稳有望回升
- 11-11· “双十一”,济宁泗水甘薯走上万家餐桌
- 11-05· 西瓜地里的红薯丰收了
- 10-29· 山东乳山:大姜收获忙
- 10-22· 青岛市两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 10-15·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 10-08·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的农业“黑科技”

- 06-01·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 04-13· 农业升级才是对粮食安全最好的保护
- 03-31· 协调统筹,激发农业新活力
- 02-09· 中央财政完善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制度
- 02-08· 聚焦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哪些"新动能"
- 02-0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做,习近平这样说
- 03-10· 两会聚焦农村保险 农资农具品质保证险将上线
- 03-07· “需求拉动”指导农业保险改革新路
- 03-03· “云上贵州”:“三农”无偏远,脱贫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