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浇了一水,这苗壮呀!玉米开始扬花了,看来秋粮又要丰收了。”湖南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大户陈世丹忙得很,一边要田管,一边还要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速达6.6%,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2万亿元。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保供给、稳物价、增信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安徽省霍山县黄芽茶产区,钢筋水泥不上山,农药化肥不下地。“一户出问题,影响的是整条山沟,谁还敢乱打药?”核心产区太阳乡金竹坪村茶农贺祥如说。现在绿色种植成了茶农的自觉行动,霍山黄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业绿色生产,蔚然涌动。我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已超过4万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巡视员程金根表示, 今年是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的第一年,国家将依托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培养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一批保护基地,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财政部已确定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进行重点扶持。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小麦品质明显好于上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到33%,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大豆预计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休闲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打造高质量农业发展平台。截至上半年,我国已创建11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创建1000多个省级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552个农业产业强镇,成为农村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板。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2017年、2018年创建的6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平均产值60多亿元,共吸引返乡下乡的创业人员14.2万人,撬动社会资本1800多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县高34%。
市场稳定供应充足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千家万户。
农业农村部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是97.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108个监测品种中,有64个品种的合格率在99%以上。蔬菜的合格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稳定向好。
农产品例行监测自2001年在京津沪深四个城市试点启动以来,经过5次调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监测制度。目前,每年按季度对全国31个省份、153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108个日常消费的大宗鲜活农产品的130个参数进行监测。
今年,农业农村部再次调整了监测计划。一是完善随机抽样。二是加大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抽样比例。对生产基地、暂养池、屠宰场等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的“三前”的抽样比例由去年的27%提高到今年的50%。三是增加禁用药物参数。重点是增加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禁用兽药、抗生素参数,监测参数增至130项。
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销两旺,禽肉、奶制品、水产品供应充足。上半年牛羊禽肉产量为1442万吨,同比增长4.3%;牛奶产量增长1.7%;水产品产量2770万吨,同比增长1.1%。
“农稳天下安,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魏百刚表示。
农村消费持续活跃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农村消费表现出持续活跃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1%,高于城镇增幅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10元,实际增长6.4%,高于城镇居民增速2.3个百分点。
农产品主要进口来源结构变化明显,贸易市场化机制不断增强。上半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7512.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进口4967.6亿元,同比增长11%,出口2545.2亿元,同比增长4%。我国水产品、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总体平稳;茶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18.9%。欧盟、东盟等出口市场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1%和6.5%。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农业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农业投资合作进一步增长。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洪涛表示,中资农业企业在当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兴建公益设施,累计雇佣参与国员工10万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农技培训推广等项目普遍受到合作方欢迎。
- 01-06· 特色种植铺富路
- 12-09·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 11-22· 农业景气总体平稳有望回升
- 11-11· “双十一”,济宁泗水甘薯走上万家餐桌
- 11-05· 西瓜地里的红薯丰收了
- 10-29· 山东乳山:大姜收获忙
- 10-22· 青岛市两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 10-15· 农业农村部:全国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超10万个
- 10-08·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的农业“黑科技”

- 06-01·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 04-13· 农业升级才是对粮食安全最好的保护
- 03-31· 协调统筹,激发农业新活力
- 02-09· 中央财政完善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制度
- 02-08· 聚焦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哪些"新动能"
- 02-0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做,习近平这样说
- 03-10· 两会聚焦农村保险 农资农具品质保证险将上线
- 03-07· “需求拉动”指导农业保险改革新路
- 03-03· “云上贵州”:“三农”无偏远,脱贫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