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割,禾割”,布谷鸟的啼鸣回荡四野,仿佛催促着农时。今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全国夏粮生产即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截至6月17日17时,全国小麦已收获面积30041万亩,收获进度近九成。其中,机收面积达到28699万亩,机收比例95.5%。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夏粮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夏粮生产的主基调。夏粮生产优质比例提升,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3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夏粮生产节本增效显著,集成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模式,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到2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制度供给精准,极大地调动了亿万粮农生产积极性。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就下达了今年小麦的临储价格,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让粮农们吃下了“定心丸”。另外,中央财政去冬提前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深松作业补助资金,农财两部门今年2月发布《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补贴范围内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证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补贴需要。
全程机械化唱主角,农业装备条件现代化保障颗粒归仓。全国有155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烘干作业,以及玉米、水稻等作物抢种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63万台,机具投放总量同比增加80万台,冬小麦机收率、夏玉米机播率预计分别超过94%、82%,同比均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参加“三夏”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超过5.5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3.1万个,机手超过180万人。
据了解,今年“三夏”期间,农业农村部印制30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免费发放给机手,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凭证享受免费通行政策。各冬小麦主产省农机部门已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在公路沿线设立3400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为机手免费提供周到服务。
- 01-06· 酒泉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
- 12-20· 陕西全力开展小麦冬前田间管理工作
- 12-13· 莱西市强化技能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 12-09· 冀东:“冬闲”变“冬忙”
- 11-22· 倾听“数字农业”脚步声
- 11-05· 黑龙江有了自己的地理标志苹果品种
- 10-29· 哪种甘薯好吃?“‘三峡杯’十大好吃甘薯”新鲜出炉
- 10-22· 961.42公斤!邯郸夏玉米亩产再创河北新高
- 10-15· “川果”特色发展的急先锋

- 08-12· 湖南炎陵:摘黄桃 促增收
- 07-24· 村里来了“专家团”
- 07-13·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山东寿光成立
- 07-06· 山东昌乐:从芋头小村到旅游大村
- 07-0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电商迈向3000亿大关
- 06-21· 夏粮丰收成定局 全国近九成小麦已收获
- 06-19· 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
- 05-29· 全国已收获小麦3260万亩
- 05-25· 湖北恩施: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野茶家种”